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www.ruochuxs.com

翦商(出书版) 第13节(3 / 5)

址那种铸铜“厂房”建筑。

盘龙城的土著居民擅长制作一种大陶缸,高度在05—1米之间,

底部呈圆弧形,外表有凸起的棱块,发掘者称之为“侈口斜腹陶缸”。 它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,那里的居民经常制 作大型陶筒形器和陶缸,然后成组埋入祭祀场。这种缸兼有祭祀功能 和实用性,可以盛粮食或水,可以炊煮,而在商人到来、冶铜产业兴 起之后,大陶缸又有了炼铜的功能。

盘龙城出土陶缸以及考古人用陶缸做熔铜浇铸实验

从盘龙城的冶铸现场来看,应当是先从外地运来各种矿石,在城 外冶炼成铜锭,或者继续浇铸成铜器,然后销往中原的商朝腹地。盘 龙城人随葬的各种铜器和同期中原的造型与纹饰基本相同,但也有少 许本地特点:铜器上没有文字,也没有族徽等符号。

那么,盘龙城的铜矿来自哪里?

湖南岳阳铜鼓山遗址有和盘龙城造型类似的系列陶器,但没有古 代采矿和冶炼的遗存,不过从地名推测,这里应当有过铜矿;4江西 瑞昌的铜岭遗址有古代矿井、冶炼炉和各种设备,最早的开采时间为

商代前中期,和盘龙城基本同时,但陶器形制和盘龙城联系不大;5 距离盘龙城更近的,是湖北大冶的铜绿山遗址,虽然目前只发现了西 周的采矿遗迹,但很可能盘龙城时期已经有开采。

从这些零散的材料看,盘龙城的铜矿基本来自当时水路交通相对 发达的鄂、湘、赣三省范围。这些矿产未必由盘龙城人直接开采,他 们很可能是通过贸易获得矿石的,比如,用铸造好的铜器和当地人交 换。寻找铜矿产地并不是太困难,铜矿表层有精致的绿松石,经常被 制作成饰物流传,只要探听到这些绿松石饰物的产地,很容易顺藤摸 瓜找到铜矿带。

至于盘龙城和商王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,学者们有不同的判断。 有人认为,它由商王朝直接管辖。这意味着本地生产的部分铜锭和铜 器要无偿进贡给商王。也有人认为,它是从商王朝裂殖出去,但政治 上自主的方国。毕竟,它和黄河边的商朝腹地距离上千里,途中要穿 过山地和大小河流,还有无数土著部族领地,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, 王朝难以直接统治这么遥远的地区。还有人认为,它是由长江流域土 著族群建立的原生态国家,和远在北方的商朝没有任何关系。6但不 可忽视的是,这里出土的铜器和陶器与郑州商城类似,属于二里冈文 化的分支;出土的卜骨上有钻孔,也和商朝腹地的占卜方式相同。当 然,器物造型未必能完全代表政治关系,还要看其他证据:一,盘龙 城人的墓葬中有一部分是用狗殉葬的,而这是中原商人特有的习俗, 先在墓穴腰部挖一个土坑,埋下一条狗,然后安放棺木。在考古学上, 这被称为“腰坑殉狗”。此外,在墓室和墓穴填土内也会埋入狗。二, 有些墓主头朝北方。商朝远方城邑的墓葬,墓主往往头朝商都方向, 比如,石家庄台西遗址(头朝南方)和陕西老牛坡遗址(头朝东北方) 都指向商朝后期的殷都。

关于盘龙城统治者的族属特征,墓葬提供了很多信息。在已发掘 墓葬中,李家嘴plz2的规格最高,和城墙建成时间接近,随葬了

李家嘴plz2椁板的夔龙饕餐纹在泥土上留下的印痕

较多青铜器,还有三名殉人,其中一名是儿童。这是一座非常典型的 商式墓葬,有腰坑殉狗,二层台放置随葬品和殉人,甚至棺椁木板上 雕刻了经典的商式饕餐纹。

和盘龙城同期的郑州、偃师商城均尚未发现高级的墓葬,很难和 盘龙城进行对比,但殷墟时代的商人贵族墓葬很明显和盘龙城有相同 的渊源,所以盘龙城的统治者肯定属于商王朝上层。

李家嘴plz2随葬了 50件铜器,主要是成套的各类铜礼器; 兵器则有铜钺两件,铜矛和铜戈各一件,长30厘米左右的铜刀四把; 玉器,除了装饰品,还有玉戈四件。这位墓主应该来自负责兴建城池 和宫殿的统治家族。

此外,盘龙城还有些中小型商式墓葬。这些墓主应该属于同一商 人部族,整体迁徙到盘龙城,并在此建立了一个繁荣的远方侯国。

盘龙城商人墓中随葬兵器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少,除了常见的戈和 镁,还发现了两把“铜钩刀”,刃长约40厘米,刀背有几个穿孔,方 便固定在长木柄上。这是较早的一种砍刀,到殷墟时期,刀身进化得 更宽,被称为“卷头大刀”。

盘龙城出土的部分铜兵器,上为铜戈,中 为铜镀,下为铜钩刀,三者比例不同。

青铜“马面”,可能是皮质头盔上的装饰。 盘龙城没有发现马车和马骨,当时的商人 还没有养马和马车技术。

不嗜血的商人

虽然有种种证据证实盘龙城的商文化特征,但它和商王朝的差 异之处也不容忽视,尤其是,这里没有杀人祭祀行为:城内和城外 都没有发现人祭坑,城墙和宫殿区也没有发现“人奠基”。在中原地 区的商代遗址中,人祭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