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www.ruochuxs.com

第129章(1 / 2)

再切一到两片的柠檬,油热下锅煎鱼肠时把柠檬汁挤进去代替料酒去腥,没有柠檬片直接用料酒或米酒也行的,鱼肠煎香了再倒入和葱花搅匀的鸡蛋液,煎成一个圆形的蛋饼,两面煎金黄就可以出锅了。

很香很鲜,鱼肠做好了是很美味的。

她用筷子先挑了一小块尝味道,哦豁!为自己的高超厨艺点个大大的赞!

“一点都不腥,还很香,你尝尝看。”她又挑了一块给负责烧火的陈芜。

“烫,你给我吹吹。”

梁昭白眼一翻,“就你事多。”

但还是认命的给吹了吹,不烫嘴了才喂给陈芜,被伺候习惯的陈油王喜滋滋的吃了。

“味道很ok的吧?”梁昭期待的看着。

陈芜很怀疑如果自己说不好吃的话会不会被当场打死,“好吃的很,香的咧,我大宝厨艺就是牛,天下第一。”

这不是她吹,梁昭的厨艺确实很好,就算是很平平无奇的食材也能做的很美味。

看这么多人来农庄吃饭就知道了,回头客多就足以证明一切。

“那当然。”梁昭也像开屏的孔雀了。

她就喜欢别人夸自己做菜好吃,这比夸她是富婆还让她开心。

陈芜看她的目光都变得柔和起来,往灶里添了点松针,问:“阿姨中午不回来吃饭了?”

梁昭把锅洗干净准备炒油麦菜,豆豉鲮鱼早就拿出来了,里面炸香的鲮鱼也已经撕开了,鱼骨挑出来扔掉不要,就要鱼肉、豆豉和里面的油,自己做的比外面买的要放心,油都是正宗的土法压榨花生油,炒油麦菜香得很。

她炒青菜喜欢放蒜先爆香,炒出来的青菜就香,豆豉和鲮鱼也放下去炒炒,最后再加油麦菜,豆豉是咸的,盐可以少放点。

“刚给我打过电话了,说是人家那边管饭,中午就不回来吃了,来回一趟也挺费时间的。”

说是隔壁村,其实中间隔着好几道山,走小路能快点,行大路要一个多小时,来回就是两个小时,梁妈又不放心把收割机留在那边,怕有人暗地里给弄坏了。

梁妈不回来,中午也是有好几个人吃饭的,菜要准备的多些。

梁母自己端个大碗夹菜到外面吃,从来不跟梁昭她们一个桌吃饭。

阿芬吃饭快,吃完就立马去干活,一口气都不歇,外面的活忙完了她就来农庄帮忙,烧火、洗菜、杀鱼、杀鸡、收碗碟、擦桌子什么的都干,村里都找不出像她这么勤快能干的人,梁昭对她也很满意,已经决定下个月给她涨工资了。

家里的花生油快吃完了,梁昭下午要去镇上的油坊捡花生榨油。

梁妈没种多少花生,去年收的花生只榨了不到五十斤油,很省着吃才能吃到年后,三月份又在油坊买了五十斤。

梁昭回来之前还剩不到三十斤,她给添了八十斤,到现在已经用得差不多了,这还是因为有些菜她用了猪油和茶油,光用花生油的话早就没了。

现在村里很少有人种花生,榨油用的花生都是直接去油坊捡的,油坊老板从外地进货,现场捡现场榨,花生的钱再加上榨油的钱,也不便宜了。

但本地人习惯了吃这种土法榨出来的花生油,不爱吃超市卖的那种桶装油,觉得水水的,炒菜都不香,所以就算自己榨油要花不少钱,她们也愿意。

“我跟你一块去。”陈芜坐上副驾驶。

梁昭将两个油桶塞进后备箱,一边倒车一边说:“你就是不想留在家干活。”

她开车很稳,走这种乡间小路也不颠簸,陈芜闭目养神,笑而不语。

她们前脚刚走,后脚家里就来了亲戚,还是梁妈娘家的人。

梁妈的娘家在另一个镇,离鹤岭村挺远的,开车都要三个多小时,路还不好走,嫁过来之后她也很少回娘家,不是不想回,是梁母不让她回,她也不想给娘家的人添麻烦。

最近的辣椒酱卖得很好,鹤岭村以及周边几个村的指天椒都被梁昭收购完了,却原材料就做不成辣椒酱,用其他辣椒代替就没有原来的口感了。

梁妈就想起来娘家那边很多人种指天椒,她的几个姐妹家里也有种,昨天晚上打电话过去问了问,那边听说梁昭收辣椒,今天早早就起来摘好了送过来。

梁妈有七个姐妹,这次来的是梁昭的三姨和五姨,还有她们的alpha,梁昭管她们叫姨妈,小时候也见过,只是没什么印象了。

其他人都不认识她们,只有梁母站在门边冷嘲热讽,“你们来干什么,占便宜来啊。”

亲姐妹都长得像,阿婶立马就猜到她们是梁妈的娘家人,便挤开梁母,热情邀请四人进屋,又解释说梁妈不在家,梁昭刚去了镇上,让她们进堂屋坐着等。

“我现在就给阿昭打电话让她回来。”

三姨五姨来过梁家几次,一直捞不到梁母的一个好脸,也知道姐姐在梁家过的不好,可有什么办法,农村人也没有谁离婚的,日子再艰难都得过下去,能忍就忍,忍不了就是自己的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